AI示警下周三連環颱風 天文台已發出最新預測

AI示警下周三連環颱風 天文台已發出最新預測

多個氣象預測模式,包括中國的風烏AI、伏羲AI、盤古AI,以及傳統的美國全球預報系統(GFS)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均顯示本週末至下週初可能有一個巨型熱帶氣旋生成並進入南海,並在香港400公里範圍內掠過。本港天文台亦已發出最新預測,指一低壓區將於菲律賓以東逐步發展,並有較大機會進入南海,但強度與路徑仍存在不確定性。

AI模式示警:或現三個颱風接力

根據風烏AI的模擬,10月3日至4日(周五至周六),一個強烈熱帶氣旋將自菲律賓東部海域掠過並進入南海,並於10月4日至5日進入本港400公里範圍後,往西北方向移動,在香港以西的遠方登陸。

更令人關注的是,風烏AI預測這並非唯一風暴。它進一步指出,10月7日至9日,以及10月11日至12日,還會有另外兩個熱帶氣旋相繼進入南海和香港800公里範圍,形成「三連環颱風」格局,屆時南海和華南沿岸或將連日受風雨影響。

伏羲AI和盤古AI則顯示,10月3日至4日的確會有氣旋進入南海,並可能穿過海南島在越南登陸。不過,它們暫未預測出第二和第三個氣旋。

歐美模式:颱風強度或更高

至於傳統預測系統方面,GFS和ECMWF同樣預測10月3日至5日會有颱風生成並進入南海。ECMWF認為,該氣旋將移向海南島後登陸越南;GFS則預測風暴強度更高,會在香港以南海域掠過後,最終於香港西部更遠處登陸。
與AI模式相比,歐美系統暫未顯示後續還有多個颱風形成,但一致認同首個熱帶氣旋將於本週末至下週初對區域帶來威脅。

天文台:低壓區發展中 需密切觀察

香港天文台最新預報指,本週中期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將逐步發展,並可能進入南海。惟強度、移動速度及最終路徑均存在變數,目前難以確定最終影響。天文台提醒,颱風路徑受多種大氣因素影響,任何模式僅供參考,公眾需留意最新天氣消息。

九天天氣預測:驟雨雷暴逐步增多

短期而言,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廣東地區未來數日普遍天晴酷熱,但高溫或觸發局部驟雨。隨着反氣旋於周末減弱,廣東沿岸的驟雨將明顯增多。天文台九天天氣預測顯示,周末至下週多天有驟雨及雷暴,氣溫介乎26°C至33°C,最高風力暫為6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