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私有化恒生銀行 整合策略還是品牌保留博弈?

滙豐私有化恒生銀行 整合策略還是品牌保留博弈?

滙豐控股(0005)今日(9日)宣布,計劃以每股155元的現金作價,透過《公司條例》第673條以協議安排方式,將旗下恒生銀行(0011)私有化,總涉資高達1,061.56億元,並強調不會提高私有化作價。若計劃獲通過,恒生將撤銷上市地位,但仍會保留獨立品牌及持牌銀行資格。

根據公告,恒生銀行的私有化方案文件將於21日內寄發予股東。之後需先在法院會議上獲得至少75%有投票權股東贊成,且反對票不得超過無利害關係股份總投票權的10%;並在股東大會上以不少於75%票數通過特別決議。
完成投票後,計劃仍需獲香港高等法院批准及相關註冊程序辦妥,方可正式生效。若所有條件未能於2026年9月30日前達成或豁免,計劃將自動失效。

以今日恒生銀行收報119元計,滙豐提出的每股155元私有化價較現價溢價約30%,隱含市賬率(PB)約1.8倍,高於目前1.42倍水平。若計劃落實,恒生銀行市值將達約2,903億元。

滙豐現時持有約63%恒生股權,餘下684,880,165股構成私有化計劃股份。完成收購後,滙豐需向少數股東支付逾1,061億元現金。值得注意的是,恒生股東將仍可獲發2025年第三次中期股息,該筆股息不會從計劃對價中扣除。不過,若之後再宣派其他股息,則會相應從對價中扣除。

滙豐同時強調,恒生銀行作為植根香港近百年的銀行品牌,將繼續保留其名稱、分行網絡及企業管治架構。滙豐表示:「我們十分尊重恒生銀行的獨特地位,將維持滙豐與恒生兩大品牌,服務香港市場。」

不過,恒生近年盈利表現受內房及商業房地產貸款拖累。截至今年6月底,該行不良貸款率已由去年底的6.12%上升至6.69%。其中,本地商業房地產貸款中已信貸減值部分半年內增加52億元,達到250.12億元。

市場分析認為,滙豐此舉除可整合資源、提升協同效應外,亦有助簡化集團架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