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觸發死亡交叉 專家對後市看法分歧

標普500觸發死亡交叉 專家對後市看法分歧

〔綜合報導〕美股三大指數本週開盤表現不一,雖然標普500指數在週一微幅收高,但技術面卻釋出一項令人憂心的訊號:50日移動平均線下穿200日移動平均線,形成所謂的「死亡交叉」。這是該指數自2022年3月以來首度出現這項技術指標,向市場釋出潛在下行風險的警訊。

在技術分析領域中,「死亡交叉」通常被視為市場可能陷入更長期下跌趨勢的前兆。不過,根據過往數據顯示,這一訊號未必總是導致大規模拋售或長期低迷。統計指出,在死亡交叉出現後的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內,標普500指數平均上漲2.5%、4.2%及5.8%,顯示市場長期表現仍具彈性。

美銀證券首席技術策略師Paul Ciana指出,單一的死亡交叉出現並不足以判斷後市走勢,需觀察其他技術指標的配合。例如,若200日均線在近期內呈現下滑,可能意味股價有更大機會再度下探,甚至可能重測上週低點。

另一方面,Piper Sandler的首席市場分析師Craig Johnson則對當前形勢抱持較為正面的態度。他認為死亡交叉屬於「滯後型指標」,更可能是先前疲弱走勢的反映,而非未來表現的預測。他表示:「歷史上,許多出現死亡交叉的時候,隨後都出現強力反彈。」

回顧過往經驗,市場對此訊號的反應並不一致。2022年3月,標普500指數在出現死亡交叉後的12個月內下跌約6%;而2020年3月疫情初期則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在接下來的一年內上漲超過50%。這顯示即使技術圖表出現同樣的訊號,其後續影響仍需視當前經濟環境與市場氣氛而定。

立即Follow 《Wealth Code創富記》 Facebook﹐掌握最新消息同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