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部逾二十年前出版的日本漫畫再度引發關注,不是因為內容重印,而是因其「預言」內容意外引發現實社會的恐慌。香港大灣區航空近日表示,受到「2025年7月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的網絡傳聞影響,部分旅客對赴日旅遊產生顧慮,導致需求大幅下降。該公司決定,自5月中旬至10月底,將調整兩條飛往日本的定期航班班次,以因應市場變化。
據該航空公司說法,仙台航線將從每週四班減為三班,德島航線則從每週三班降為兩班。公司內部人士指出,從旅客訪談得知,相當多顧客受到這類災難預言的影響,不少人表示「寧可信其有」,暫時打消赴日計劃。該名主管表示,香港社會普遍相信風水與命理,或許讓這種漫畫所引發的傳言更易被接受。
這場話題的核心,源自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1999年出版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該書以漫畫形式描繪作者經歷的預知夢,並指出「真正的大災難將於2025年7月發生」,更曾在早期版本封面寫有「2011年3月將有大災害」的字句,被部分媒體視為曾準確預告東日本大地震,使該漫畫在2020年後於網路重新受到熱捧,甚至於二手市場出現數十萬日圓的高價。出版方飛鳥新社隨後推出再版版本,銷量已超過96萬冊。
面對爭議,現年70歲的竜樹諒接受《每日新聞》訪問時以文字與插畫回應,強調自己始終以中立態度看待「預知夢」一事。她表示,防災意識提升本身是好事,希望這波關注能引導更多人思考如何為突發災害做準備。她也提醒讀者不要過度解讀漫畫內容,應理性看待此類訊息,並參考專家意見作出正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