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元匯市風雲再起,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全球回購交易主管錢伯斯(Richard Chambers)的觀察,隨著全球投資人對外匯波動風險日益敏感,預期外匯避險操作將更為積極,這可能對美元造成進一步壓力。
在國際掉期與衍生性商品協會近期舉辦的一場論壇中,錢伯斯指出,當前市場波動程度較以往更高,促使資金管理者強化對沖策略。他認為,在外匯避險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未來更多投資人將會選擇對沖美元風險,即使仍持有美元計價資產如美國國債,也會以避險方式來降低損失。
《彭博》指出,彭博美元指數自年初以來已下滑超過8%,創下歷來最差的開年紀錄。投資人普遍認為,美國前總統川普反覆無常的政策立場削弱了對美國市場的信心,進一步導致美元表現不振。
此外,錢伯斯也提到外資對美債的態度可能發生改變。儘管外國資金仍是美國債市的重要支撐,然而歐洲國家近年大幅增加財政支出與本地債券發行,逐漸建立具吸引力的歐元資產市場,使得部分資金可能會傾向留在區內。他表示:「全球資金流向將更具本地化特徵,美國將須仰賴國內資金與金融機構的槓桿操作來應對龐大公債發行規模。」
同場出席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利率主管席勒(Alex Schiller)亦表示,美國並非唯一一個面臨債務買家壓力的經濟體。他指出,過去幾年,各大經濟體的中央銀行透過量化寬鬆政策(QE)支撐債市,導致私人部門參與度低迷。但隨著各國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債市供需格局出現重大轉變。
席勒特別指出,日本與歐洲的市場變動尤為明顯。在各國政府不斷擴張財政政策、舉債規模同步膨脹的背景下,投資人開始尋求更具抗通脹與保值能力的資產,黃金因此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