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網購風潮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上購買生活雜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引發了對於網購平台膠袋收費的關注。消委會最近的一項測試顯示,在11家網店和網購平台中,超過一半存在膠袋收費的情況,然而,收費金額的清晰度和透明度卻讓人不太滿意,部分平台的收費標準也存在著不一致的情況。消委會建議,網購平台應該提高信息透明度,以方便消費者做出知情選擇。
消委會在今年六至七月以一般消費者的身份,對11家網店和網購平台進行了購買新鮮、冰鮮、冷藏和一般食品的測試。結果顯示,其中6家平台明確表示將收取膠袋費,但只有百佳、惠康和一田公開列出了具體金額,然而卻未說明所提供的膠袋數量。在69次的實際測試中,超過一半的訂單被收取了膠袋費或包裝費,而這些費用的金額從1元至6元不等,且部分平台並未提供不使用膠袋的選項。
消委會特別指出,部分網店提供的膠袋數量超出了實際收費,這讓消費者感到困惑且不滿。例如,在「HKTVmall」平台的測試中,消委會多次下單時均被收取2元的膠袋費,但實際所使用的膠袋數量在3至6個之間,甚至在多次訂購相同貨品時,使用的膠袋數量相差一倍。
消委會的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透明度問題關係到消費者的知情權,她呼籲網購平台應提供更明確的信息,讓消費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費用情況。
針對消委會的測試結果,「HKTVmall」表示,在運輸過程中,使用膠袋和包裝物料是確保運送準確和保障安全衛生的必要手段,因此膠袋數量可能因情況而異。同樣地,惠康也表示,包裝費不僅包括膠袋或紙袋,還包括行政費和包裝物流費,將會全力配合膠袋徵費法例,向前線員工提供更準確的包裝貨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