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香港消委會點名銅鑼灣四藥房不當銷售,涉款逾58萬港元,引發廣泛關注。這些不當行為主要集中在售賣中藥材和蔘茸海味產品時,包括故意回避或混淆計價方式,損害了顧客權益,對香港的本地零售和旅遊業造成不良影響。
截至今年8月,香港消委會已經接獲96宗關於這四家藥房的投訴,這些店舖全部位於銅鑼灣駱克道和東角道一帶,包括「藥城」、「安康大藥坊」、「521生活百貨」以及前身為「環球大藥坊」的藥房。消委會發現這些店舖多年前已經被投訴,而今年首8個月,這四間藥房已經收到49宗新的投訴,涉款超過58萬港元,平均每宗投訴涉及約1.2萬港元。
消委會指責這些藥房的不當銷售行為主要涉及售賣中藥材和蔘茸海味產品時,故意回避或混淆計價方式,以使顧客支付更多費用。儘管消委會已經介入調解,有些藥房表示願意退還部分或全部款項,但仍然不斷收到相關藥房的新投訴。
消委會營商手法研究及消費者投訴審查小組的副主席彭楚夫指出,消委會收到的投訴僅為冰山一角,因為許多受害者是旅客,可能不知道在香港向哪裡投訴,他們的受害經歷可能對香港的本地零售和旅遊業造成打擊,同時也損害了香港的商業聲譽。
對於消費者和旅客而言,購買中藥材或蔘茸海味時應格外謹慎,仔細確認計價方式,並及早詢問店員,以避免在後期被迫支付不合理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