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近年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一直受到質疑,尤其是在教育改革方面的一些改變引起了關注。前香港考評局經理楊穎宇近日表示,一些重要的改革可能會對DSE的國際認受性產生負面影響。這引發了對DSE是否仍然能夠被國際大學承認,以及香港教育是否能夠與國際接軌的問題。
楊穎宇指出,DSE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國際認證的基礎之上。DSE被視為與英國大學高級會考(A Level)具有相當水平的考試,使考生有機會進入世界各地的大學。然而,最近一些教育改革的舉措引起了擔憂,尤其是通識科和獨立專題探究的取消,以及引入了新的「公民及社會科」考試,對DSE的認受性帶來了疑慮。
通識科和獨立專題探究一直被視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關鍵科目,它們有助於擴大學生的國際視野,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全球議題。然而,這些科目的取消可能會使DSE失去一部分其國際認受性的基礎。
楊穎宇還指出,DSE的國際認證不僅僅影響香港本地學生,還吸引了許多來自內地的學生前來港讀書。這是因為DSE被廣泛承認,允許學生有機會在香港、內地和海外的大學進修。然而,如果DSE的國際認受性受到損害,這可能會影響到香港的教育吸引力,尤其是來自內地的學生。
教育改革引起爭議,是否值得保留DSE?
在教育改革引起爭議的同時,一些人提出了是否還有必要保留DSE的問題。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DSE可能不再適合香港的現代教育體系,並認為整個教育系統需要進行徹底改革。他建議,可以採用更靈活的教學方法,例如在線課程,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
曾俊華還指出,隨著教育界的不斷變革,學生有更多的學習途徑,而不僅僅侷限於傳統的課堂教學。這種觀點呼應了現代教育的趨勢,其中在線學習和自主學習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