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醫學博士警告:上廁所時用手機或致4嚴重後果

哈佛醫學博士警告:上廁所時用手機或致4嚴重後果

〔綜合報導〕許多人都喜歡在上廁所時使用手機,但哈佛大學醫學博士發出警告,這種看似無害的習慣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如痔瘡、肛裂或直腸脫垂,同時手機也可能成為細菌的溫床。

根據英國《鏡報》的報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賽斯(Sethi)指出,許多人習慣在上廁所的同時使用手機,但這種行為會讓人們長時間坐在馬桶上,對直腸和肛門施加壓力,導致痔瘡、肛裂、直腸脫垂等問題,甚至對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傷。

一項於2022年進行的國際研究也發現,超過65%的成年人會將手機帶進廁所,其中在如廁時使用手機的比例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接近80%,而使用率最低的國家則是德國,略低於55%。此外,該調查還指出,年齡介於26至41歲的人最有可能养成在如廁時使用手機的習慣,其次是年齡介於18至25歲的人。

賽斯建議,如果對手機成癮真的很嚴重,至少應在上廁所後記得清潔手機,因為智能手機比馬桶座墊還要骯髒,容易成為細菌的滋生地。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於2011年的一項研究也顯示,有六分之一的英國民眾的手機受到糞便汙染,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在使用完廁所後,沒有正確地用肥皂洗手。

立即Follow 《Wealth Code創富記》 Facebook﹐掌握最新消息同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