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後經濟無起色? 罪魁禍首原來是⋯⋯

中國疫後經濟無起色? 罪魁禍首原來是⋯⋯

〔綜合報導〕中國疫後經濟仍受多方面困擾而未有起色,導致出口不振、消費萎縮、通貨緊縮,年輕人失業率高企等。過去﹐房地產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的主力﹐但如今內地房地産疲軟﹐甚至成為內地經濟的重擔﹐成為拖累中國整體經濟復甦的最大罪臣。其中﹐深陷債務的中國恒大集團在2年內已合計錄得約5800億元人民幣的虧損。加上中國正面臨人口衰退和就業不穩定等問題,使國民的購房意慾減退﹐令中國房地產行業雪上加霜。

據報導﹐恒大7月17日公佈2021財年的合併財報中顯示﹐2021年虧損4760億元,去年虧損1059億元。《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更聲稱,這是中國企業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而主因是房地産的估值減少、金融資産的減值損失導致虧損擴大。恒大表示﹐調整估值是因為中國住宅市場出現下行。

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對房地産企業提出財務「三道紅線」以加強監管﹐使到恒大受限於融資規模而陷入經營困境。加上不少內地民眾擔心恒大項目會出現「爛尾樓」情況﹐因而不願購買恒大開發的住宅項目,導致恒大營業收入由2020財年曾超過5000億元﹐去到2022財年減半至約2300億元。

中國房產市場的信用危機不僅限於恒大。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7日公佈了6月房地産銷售面積數據﹐同比下降28.1%,降幅比5月再度擴大。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的2023年4~6月各行業國內生産總值(GDP)中,房地産業同比減少1.2%。由於去年政府曾在上海實施封城,其他行業的同比增長率均有所增長,唯獨只有房地産行業並無增長﹐甚至衰退。

有報導分析﹐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正從房屋不足時代走向房屋過剩時代。民生證券研究院的估算顯示,2024年中國每戶家庭平均擁有住房數達到1.02套,超過作為節點的1套。

加上中國人口正逐漸減少﹐同時又獨生子女政策帶來的多套住房的繼承,令人民失去對投資房市的熱情。中國央行曾在今年4~6月對2萬人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6.2%的人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購房。

雖然中央政府在去年11月曾發表了對內地房地産市場的金融支持政策,但國內購房者入市情緒表現低迷。

7月13日,惠譽評級將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Commercial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簡稱“萬達商管”)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自’BB-‘下調至‘B’;將萬達商業地產(香港)有限公司(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Hongkong)Co. Ltd., 簡稱“萬達香港”)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自’B+’下調至‘B-’;將萬達商管子公司發行、萬達香港擔保的美元票據評級自’B+’下調至‘B-’,回收率評級維持’RR4’;同時維持對所有評級的負面評級觀察狀態。

信用評等機構惠譽評等(FitchRatings)在7月13日更加將大連萬達集團旗下企業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的長期外匯評等從BB-下調至B。內地中型房地産企業佳兆業集團也在7月10日表示,其債權人正尋求對佳兆業進行清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